2025-06-10
心理赋能·认知领航
Technology
Transfer _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校地协同创新机制,5月16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与普陀区科委的共同指导下,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和华东师大科技园联合主办,并得到上海市心理学会心理学+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及上海普陀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大力支持的“‘心理赋能·认知领航’华东师范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要素对接会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专场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俊秀楼报告厅圆满举行。

此次活动作为华东师大科技园“要素对接会”系列品牌活动的第三场,旨在进一步深化华东师范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门诊”活动成效,持续推动校地协同创新。借助学校在心理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联合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及区域创新资源,探索构建“学科支撑+场景驱动+生态共建”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力促心理学理论向产业应用转化,精心构建“科研-技术-市场”全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普陀区科委、民政局、上海普陀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多家行业优秀企业、行业投资机构等6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在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燕的主持下,与会代表们深度参与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交流研讨,群策群力,为心理与认知科学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全新路径与创新模式。
深化校地合作,共筑创新生态

主题分享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先春教授介绍了学院的历史底蕴、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在心理与认知科学前沿取得诸多突破,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会推动科研成果市场化,为社会心理服务与认知科技产业注入新活力。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熊申展指出,学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赋权改革和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此次对接会是改革实践,科技处将整合资源,支持学院成果转化,助力科研成果落地。

华东师大科技园副总经理于超介绍,科技园聚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园区企业孵化,依托“六项能力”建设与“三库✕三网✕三平台”体系,通过信任、凝聚、疏通与协作四大机制赋能,牵引学术资源,带动企业创新活力。此次对接会将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心理与认知科学成果转化,助力产业生态发展。
项目路演,展现心理与认知学科前沿成果
在创新项目分享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周宁宁和孙兆辉两位副教授分别展示了“向归•哀伤公益平台”和“大模型驱动的启发式知识服务智能系统”两个创新项目。

周宁宁详细介绍了“向归•哀伤公益平台”,该项目专注于哀伤辅导,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为丧亲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哀伤,重启生活。她阐述了平台的运营模式、服务内容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孙兆辉展示了“大模型驱动的启发式知识服务智能系统”。该项目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打造一个智能化知识服务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的知识服务。他详细讲解了系统的技术架构、核心功能及应用前景。
校企联动,共探合作新机遇
在企业分享及校企合作交流环节,各企业代表分别展示了其业务专长及合作意向。整全齐满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专注于心理健康领域,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公司创始人董思飞寻求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在心理健康评估、干预及服务领域的深度合作;上海颐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于老年健康领域,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公司创始人王峰希望能在老年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及心理健康、认知障碍干预等方面探索更多合作机会;上海睿涯职遇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职业发展领域,致力于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服务,公司创始人何懿雯期待在职业测评、咨询、培训及职业心理学领域与学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个性化职业规划服务的发展。
行业洞察,把握投资新趋势

本次要素对接会活动还邀请了多位行业投资机构代表分享近期心理与认知学科领域的行业投资案例。碧水泉基金合伙人张攀在发言中提到,当下心理与认知学科领域投资热度渐升,他们尤为关注能将前沿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项目。对于具有创新技术、可清晰落地场景以及良好商业模式的项目,会给予重点考量。
多方互动,共绘发展新蓝图
多方交流环节,各界代表就心理与认知学科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机遇挑战、校企合作创新、政策需求等深入探讨。
此次对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学院与科技园在校地企协同创新、学科生态共建上迈出关键一步,展现了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耦合。
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将加强与企业和投资机构合作,推动成果产业化,完善技术验证与商业化路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打造产教融合标杆。华东师范大学将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心理与认知学科原创技术策源地,普陀区政府将强化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共同打造心理与认知学科创新高地,为建设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贡献力量。
若您对心理与认知科学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感兴趣,或有合作意向,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华东师大科技园联系电话:021-52718789,电子邮箱:kjy@ecnu.edu.cn。
我们真诚期待与您开展深度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文字 | 王 伟
设计 | 戴亦凡
审核 | 向盛斌
·END·
华东师大科技园
华东师大科技园是华东师范大学与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建的创新创业载体,科技园核心功能区位于金沙江路1006号,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2006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华东师大优质科教资源,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双创人才培养、创新要素集聚、企业发展赋能”四大核心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华东师大科技园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秉持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理念,通过建设高质量概念验证中心和创新创业孵化器,深度整合“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产业链”,打通从源头创新到概念验证、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加速的科技创新发展全链条,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加速以及辐射区域发展的科创服务,构建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企业成长立体服务、产业链条全面赋能的高能级科创生态。